
文/图 陈永杰广州配资网
或许你去过或常去孟良崮旅游区,但可能你去的地方是大崮顶,而不是真正的孟良崮。
《沂南县志(1990-2005)》载,沂南县共有大小山峰3400余座,自北向南依次分为北大山、孟良崮、五彩山三大山脉。其中孟良崮山脉有山头18座,最高峰大庵顶,海拔575.2米,其次为大崮顶,海拔571米,第三位蒙阴顶子,海拔539.1米,第四为孟良崮,海拔536米。
据卢蒙在《卢蒙故事》书中所说,孟良崮有大中小三个概念。大概念指的是孟良崮山脉,包括卢山头、蒙阴顶子、大崮顶、孟良崮、大庵顶、雕窝、万泉山等18个山峰,涵盖岸堤、马牧池、孙祖、青驼、张庄、双堠等多个乡镇。中概念指的是现在沂南的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和蒙阴的孟良崮旅游区的大崮顶、孟良崮、大庵顶、雕窝四个山头。而小概念,则单指上面四个山头中最东北角的孟良崮峰。
展开剩余92%孟良崮四个山头中,按海拔从高到低分别是大庵顶、大崮顶、孟良崮、雕窝,最高峰是南峰大庵顶,海拔575.2米,面积0.5平方公里,据传山下曾建有大庵,故称大庵顶;其次是西峰大崮顶,海拔571米,面积0.6平方公里,因四周陡峭,顶部较大且平坦而得名;第三是北峰孟良崮,海拔536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因传说北宋时期孟良曾在此操练兵马而得名;第四是东峰雕窝,海拔468米,面积0.5平方公里,因传说山上常有老雕栖息而得名。
旧时以上四山统称“卢山”或“芦山”,清康熙、道光两版《沂水县志》中载有“卢山”“卢水”“卢阳社”“卢山社”等名。以上四峰中,大庵顶为其最高峰,故大庵顶又称“芦山大顶”;孟良崮面积最大,几乎是其余三峰的面积之和,且为1947年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因而后来将这四峰统称为孟良崮了。本文所称是指小概念,专指沂南县孙祖镇境内的孟良崮这个山头。
传说孟良崮原名“鹰狼崮”,因山上危岩兀立,草木茂密,狼狐出没,雕鹰栖息而得名。北宋时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统一中原后,因多年战事不断,百姓生活艰难。再加外有北辽侵犯,内有奸臣当道,地方贪官乡绅借机大肆搜刮民财,鱼肉百姓,致使百姓生活更是痛苦不堪。“鹰狼崮”下有一卧虎镇,本为繁华之地,此时也日趋萧条。一日,孟良路经此地,得知当地镇主和县吏勾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不由大怒,乘夜翻入镇主大院内,正碰上当地县太爷伙同两位都头亲到镇主家,在客厅内密谋弹压百姓之事,孟良砍翻四人,放出被镇主关押的百姓,孟良让众人远走高飞,免得再遭官兵捕拿,众人讲:“逃到哪里能有咱穷人的活路?不如趁此由好汉带领我们进县城,救出乡亲,一同造反!”孟良听后,大笑说:“痛快!痛快!”当夜,孟良带领众人杀进县城,救出乡亲。大家推孟良为头领,在鹰狼崮上安营扎寨,竖起了除暴安良的大旗,四方饥民百姓纷纷前来投奔,声势日大。官军几次讨伐,都被杀得屁滚尿流。后来,辽兵大举犯境,孟良又带领众人,随同杨家将,英勇抗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人们念及孟良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就改“鹰狼崮”为“孟良崮”了。
代孟线西北端尽头就是孟良崮主峰。沿书堂村南代孟线西北方向,行至孟良崮主峰南500米处,有和平门、孟良崮战役遗址文保碑及孟良崮主峰景区标识牌,
再北行100余米,就是传说孟良遛马的“跑马梁”了,路东侧有一饮马槽,还有数十个形似拴马桩的岩石,传说这就是孟良用来拴马的“拴马石”。继续前行,经过点将台,走过一木板桥,是废弃的孟良营寨。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时就知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孟良的地方就有焦赞。关于“孟良崮”一名的来历,当地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传说北宋名将孟良、焦赞带领人马路过蒙阴,来到山下,孟良在崮上安营,焦赞在山下扎寨,因而得名。至今山顶尚有孟良军营的碗口粗、30厘米深的旗杆窝,连接孟良崮和大崮顶的平缓山梁叫跑马梁;崮顶端有个用巨石砌起来的洞叫马棚;大顶之阴处叫刑场,是孟良、焦赞军营的法场;大崮顶前脚下1.5公里处有一片废墟古遗址,传说就是当年焦赞的营盘。
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林,走上一段石阶,就来到了立有巨大铁架的孟良崮顶。巨石之上,立有“孟良崮主峰”石碑。这里东、西、北三面悬崖,如斧劈剑削,甚是险要。山顶林莽茂密,怪石嶙峋,属易守难攻之地,这也是当年孟良、焦赞选择这座险峰安营扎寨的原因吧。
崮顶十几块硕大如屋的近圆形岩石随意堆垒在一起,石隙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石洞,这是否就是当年孟良的马棚呢?其中最大一块巨石北侧上部刻有摩崖“崮魂”两个红色大字,因而被称为“崮魂石”。崮顶附近巨石形态各异,如龟、如蛋、如蛤蟆、如蜥蜴,不一而足。孟良崮山脉主体由距今25.2亿年新太古代形成的二长花岗岩构成,这些奇石景观是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这里随处可见重熔型深成侵入岩体中包含的“包裹体”,比大崮顶见到的更大更标准。
从标识牌上可看出,这里曾开发为孟良崮主峰景区,南面与孟良崮旅游区毗邻,两景区上山水泥路南北相隔最近处仅二十来米。因大崮顶有击毙张灵甫处,蒙阴开发为孟良崮旅游区,而孟良崮属沂南,辖属不同,两县各自为战,均进行旅游开发。可因1956年的一次跨县域行政区划调整,造成如今孟良崮旅游区没有孟良崮,或是说孟良崮不在孟良崮旅游区的尴尬情况。
蒙阴孟良崮旅游区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一起,已经比较成熟,游客较多,而沂南县孟良崮主峰景区已停止运营,将其并入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但因孟良崮主峰在沂南境内较偏僻,平时少有人来。
同为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且孟良崮距离大崮顶很近,两主峰相隔不足1000米,中间却设有障碍,互不相通。假如两县合作,从蒙阴孟良崮旅游区内能够到达孟良崮凭吊战役遗迹,从沂南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也能够达到大崮顶瞻仰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将会全面展示孟良崮战役实景全貌,再加上孟良寨、孟良传说,两景区的文化底蕴将会更加浓厚。
忽然想到一直有人建议评选“十大名崮”,虽有分歧,但包含孟良崮、大崮顶等山头在内的孟良崮,因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当然要包含在内。还有人提到“天下第一崮”,则分歧更大。有的说是孟良崮,有的说是抱犊崮,有的说是纪王崮……这应是划分标准侧重点不同导致。如果从崮顶面积大小来说,毫无疑问,沂水的纪王崮应属第一,如果从历史文化影响力来说,应是抱犊崮,如果从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个角度来说,则必须是孟良崮第一。当然,还有其他不同的标准,如从在地质学上的重要地位方面来说,有济南长清区的馒头山;距离大海最近的崮日照岚山龙门崮,号称“山东滨海第一崮”;如从地貌特征方面来讲,则属于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典型代表的蒙阴南北岱崮,则当属第一;为宣传需要,许多地方也争相说自己的崮是第一崮。
所以如果想评个“天下第一崮”,争议太大,也没有必要。如果评个“十大名崮”,似应可行。还可评选“沂蒙七十二崮”“沂蒙百崮”(限于沂蒙地区)、“齐鲁百崮”(山东省内)等。如今,耳熟能详、影响力最大的还是“沂蒙七十二崮”,虽然具体包括哪些崮,意见仍不统一。
2025年9月24日整理
参考资料:
《沂水县志》,清康熙
《沂水县志》,清道光
《蒙阴县地名志》,1983
《沂南县地名志》,1985
《孟良崮》,王兆鉴文,载《临沂风物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琅玡乡音》,明天出版社,1985
《山东风景名胜词典》,韩喜凯主编,山东友谊书社,1989
《蒙阴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
《沂南县志》,齐鲁书社,1997
《沂蒙好风光》,王恩民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临沂历史大观》第7卷《解放战争时期上卷》,临沂市政协文史委编,黄河出版社,2009
《沂南县志(1990-2005)》,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红色丰碑——沂南县革命遗址通览》,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沂蒙革命根据地志》,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中华书局,2014
《卢蒙故事》,卢念庆著,团结出版社,2023
《阳都锦绣山河》,沂南县政协编,方志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陈永杰,沂水人。文旅作家。《沂蒙百崮》编委(2023年出版)、《沂蒙山水文化系列丛书》副主编(4卷本,2024年出版,获第五届“临沂民艺精品奖”)、《沂蒙百崮》(第二卷)执行主编(待出版)。中国崮文化网顾问。已登崮200余座,撰文140余篇。现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沂水县支行。
发布于:山东省联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